什么是单核工作法?
五个概念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单核工作法的五个基本概念:
快捷清单
这是单核工作法的核心。它最多存放 5 项
当前最重要的任务。如果还要添加更多的任务,就必须删掉原有任务
。
单核时段
这一时段, 只用于专心处理快捷清单上的某一项任务。全景闹钟将作为单核时段的结束标识。
全景闹钟
应该设置在整点或半点, 例如 9:00、9:30、10:00, 但距离现在不少于 25 分钟。在闹钟响铃时, 把注意力从单核时段切换到全景时段。
全景时段
这个时段用来查看所有的待办任务, 并且问自己 “拉金问题” (Lakein's question): 此时此刻, 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?
颠倒优先级
是指把紧急任务排到重要任务之前的情况, 我们应该避免。因为只有完成最重要的任务, 我们的 长期
目标才能实现。
工作流程
主流程
- 进入
全景时段
- 写下快捷清单
- 设置全景闹钟
- 开始单核时段
- 闹钟响起时, 进行休息或者进入下一个循环 ( 全景时段 )
集草器 & 除草
集草器清单
, 是用来记录这样的任务: 不会立即采取行动的任务, 集草器清单区别于快捷清单, 对数量完全没有限制, 也不排列优先级。
集草器清单中的每个任务都有三个属性: 目标(当然得有)、利益关系人、进入清单的日期。
如果一项总是无法进入快捷清单中的五项任务,就代表不重要,可以拖延、放弃或删除。
除草
,是指有计划地对集草器清单中的任务进行删除。一般除草
工作需要每周进行一次, 也可以在集草器清单太长的时候做,但每周的除草活动要把它的长度恢复到 5 项以内。
五大原理 - 为什么单核工作法是有效的 ?
为什么 单核工作法 是有效的呢 ? 背后有五个原理支撑。
原理 1
已经开始的任务会无条件地占据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, 直到被完成或删除。
心理学研究员布鲁玛 · 蔡加尼克发现, 在客人付款之前, 账单明细都会记录在服务生的脑子里。这个过程结束以后,它就被忘记了。
于是这一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(Zeigarnik effect)或服务生效应: 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或不完整的任务。
原理 2
多任务切换不仅会拖慢速度,而且注定会耗尽大脑能量。
任务切换的坏处:
- 花费富有生产力的时间,尤其是回忆和恢复任务上下文的时间
- 容易导致错误,人不是计算机,任务越复杂时,恢复上下文时导致的错误越多
- 降低情商,令人焦虑,增加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,增加冲动和攻击的可能性
- 需要消耗大脑很多能量 (含氧葡萄糖)
原理 3
我们应该负起区分优先级的责任,选出现在头号重要的事来做。因为会不断有各种事情出现在我们脑海中,值得做的事数不清。
世界变化太快, 最重要的任务也可能遭遇变化。
因此我们需要每小时
用拉金问题提醒自己:此时此刻,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?
排列优先级耗费精力,但却必须做。因此更需要限制任务数量,选取最重要的事先做。
当任务变更时, 我们也需要通知利益相关人,这是我们的责任。
原理 4
经常休息、好好睡觉、锻炼身体、吃得健康 —— 我们必须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投资,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稳步前进。
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,如果连续长时间工作,大脑将会开始自我保护,我们的思维就会开始游荡。
每小时安排几次短暂休息,有利于保持专注。休息时我们也可以进行任务安排。
睡眠不足和质量低下,容易导致工作错误,生产力下降,对大脑有损伤,同时也放弃了 Rapid Eye Movement
快速动眼期。
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创造性思维,提供充足的氧气。
原理 5
我们的方法必须适应环境,要根据自己最新的个人经验, 一点一点调整。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。
单核工作法是这样的简单灵活,让我们几乎可以按照标准的去做,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。
书的结构
<<单核工作法>>分为 6 章, 分别涉及 6 个领域, 他们之间是互相独立的, 我们可以不按顺序阅读.
削减待办任务 |
最后
总之,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生产力, 那么你一定要试试这个简单、灵活、强大的 单核工作法
.
参考
《单核工作法》 - 史蒂夫·诺特伯格 (Staffan Nöteberg)
番茄工作法升级版:单核工作法来了